欢迎您访问南通市海门区红十字会网站,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阅读文章
健康新标准
添加日期:2013-9-8 17:56:39 作者: 来源: 点击数:22332
一、身心健康的新标准

  围绕健康新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归纳和总结了在人群实践的经验,于1999年提出了身心健康的新标准,即 “五快”(机体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
  “五快”具体指:
吃得快、拉得快、走得快、说得快、睡得快。
  吃得快,说明消化功能好,有良好的食欲,不挑食,不厌食,不偏食,不狼吞虎咽。
  拉得快,说明吸收功能好,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感觉轻松。
  走得快,说明运动功能及神经协调机能良好,步履轻盈,行走自如。
  说得快,说明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口齿伶俐。
睡得快,说明神经系统兴奋-抑制过程协调好,上床很快入睡,睡得沉,醒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
精神健康“三良好”是指:
  1、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2、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3、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二、人体健康的10条新标准

  怎样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定出了健康的10条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份紧张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这10条标准,具体地阐述健康的定义,体现了健康所包含的体格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的三个内容。首先阐明健康的目的,在于运用充沛的精力承担起社会任务,而对繁重的工作不感到过份的紧张和疲劳;第二,则强调心理健康,处处事事表现出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及积极的态度;第三,应该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对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各种变化的适应能力,以保持同各种变化不断趋于平衡完美的状态;第四,又从能够明显表现体格康强的几个主要方面提出标准,诸如体重(适当的体重可表现出良好的合理的营养状态)、身材、眼睛、牙齿、肌肉等状态。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怎样衡量心理健康及其水平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下面介绍的是比较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该书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但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状态。
   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为:(l)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2)情绪稳定,乐观,心情舒畅;(3)意志坚强,做事有目的、计划、步骤、方法,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4)人格健全,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均正常;(5)养成健康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6)精力充沛地适应社会,人际关系好。
   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健康与否的界限是相对的,没有一个固定不变、普遍适用的绝对标准,巳有的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也会随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文化的差异而变动。但就判断心理健康与否,一般可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l)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无论形式或内容均应与客观环境保持协调一致,即同一性。人的心理若与外界环境失去同一性,就难于为人理解。例如,在出现幻觉的状态下,人的心理活动就不能算是正常的。
  (2)心理与行为的整统性。一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应是一个完整和协调一致的统一体。这种整统性是确保个体具有良好社会功能和有效地进行活动的心理基础。例如,一个人遇到一件令人庆幸的事情,若没有外界压力或另谋它图的话,他在感知此事的同时,应有愉快的情绪体验以及相应的表情,并以欢快的语调和行为来表达。如果此人用低沉不快的语气诉述这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并做出痛苦的反应,那么他的心理就处于不健康的异常状态。
  (3)人格的稳定性。人格(个性)是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心理特征。人格(个性)一旦形成之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一切生活中显示出其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在没有发生重大变故的情况下,人格(个性)是不易改变的。如果一个爽朗。乐观、外向的人,突然变得沉闷、悲观、内向,说明他的心理和行为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这就要警觉他是否出现异常。

             四、心理健康的三个标志

  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向往,觉得生活充满乐趣。这种对生活的热情,不仅表现为积极工作,勤奋学习,还表现在注重体形的健美锻炼与面容的修饰。
  心理健康的第二个标志是情绪的稳定,即不管面对怎样的逆境,遭受怎样的打击都能保持愉快的心境,充沛的精力和奋发向上的朝气。
  心理健康的第三个标志是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无论是生活在喧嚣的城市,还是生活在边远山区;无论是坐在办公室中处理公务,还是在田间、工厂劳动,都能迅速按环境的变化调整生活的节奏,使身体迅速适应新的环境需要。这样就不至于给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五、中老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1、感觉、知觉好 
  2、记忆良好
  3、思维健全敏捷
  4、想象力丰富
  5、情感反应适度
  6、学习能力始终不衰
  7、人际关系和谐
  8、有自知之明 
 
            六、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老人标准

  1、有充沛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繁重的工作。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抵抗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中,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和眼睑不发光。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世界卫生组织对老人健康的标准还提出了多维评价,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1.精神健康。老人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心态要平和、宽容,切忌焦虑、疑心。用爱滋润身边的一切事物。
  2.躯体健康。这就是平时说的健康。老人易见的病有高血压、冠心病等,而且易出现中风。所以,老人一定要经常锻炼,保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3.日常生活的能力。即生活上自理能力,包括自己能照顾自己,自己理家等能力。
  4.社会健康。包括人际关系,社区参与程度,与子女的关系等。
  5.经济状况。当今的老人一部分靠退休金或养老金生活,也有一部分是由子女赡养。而老人在经济上若是独立,自己会生活得更有信心,更好地娱乐。
  总之,做一个健康老人,要学会以动养静,以素为补,以宽容作准则,从生活的各方面使自己跟上时代,做一个健康的老人。

               七、老年人健康现代评价标准

  怎样才是健康的老人?腰不弯背不驼、无病无痛就是健康的老年人吗?
  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社会医学家认为,对老年人的健康评价应包括以下四大方面:
  日常生活能力:首先指可以自理,如洗澡、穿衣、进食等,不需要别人监护。当然也包括老人操持家务能力,如打电话、购物、自理经济、做一点家务等等。
  精神健康:主要指没有精神障碍和精神症状。由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发生了生物学改变,信息加工速度减慢,认知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固执、疑心、自私和偏执等心理障碍。
  躯体健康:传统习惯所说的健康,多指躯体健康而言。躯体健康不佳,可表现为多种器质性疾病和症状,如高血压、冠心病、气管炎、糖尿病及肿瘤等。
社会健康:是指个体人际关系的数量和质量及社会参与的程度。如家庭居住情况,婚姻状况,与亲属、朋友、邻里关系,与社会组织关系,职业状况等等。一个老人如果长期独自呆在家里,不与人打交道,不能进行社会参与,就不能算一个全面健康的人。 

               八、我国的健康老年人的标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也在延长,我国老年人的数量明显增加,许多城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以保证自己晚年的生活质量。那么,健康老年人的标准是什么呢?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曾依据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制定补充修定了我国健康老年人的标准。具体标准如下:  
  (1)躯干无明显畸形,无明显驼背等不良体型,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2)神经系统无病变,如偏瘫、老年痴呆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系统检查基本正常; 
  (3)心脏基本正常,无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陈旧性心肌梗死等)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4)无明显肺部疾病,无明显肺功能不全;  
  (5)无肝、肾疾病,无内分泌代谢疾病、恶性肿瘤及影响生活功能的严重器质性疾病;  
  (6)有一定的视听功能;  
  (7)无精神障碍,性格健全,情绪稳定;  
  (8)能恰当地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  
  (9)能适应环境,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学习、记忆能力。  
  我国制定的这一健康老人标准,既符合当前我国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又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人体健康标准的具体规定。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健康标准是躯体没有疾病,并符合以下条件: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有弹性。

           九、祖国医学的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八条标准

  从祖国传统医学角度看,一个健康老人应具备如下生理特征:
  ■眼有神 目光炯炯有神,说明视觉器官与大脑皮层生理功能良好。祖国医学认为,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而且为肝气所通,肝肾充足,则耳聪目明。眼睛是人体精气汇集之处。目光有神是心、肝、肾功能良好的表现。
  ■声息和 说话声音洪亮,呼吸从容不迫(呼吸16-20次/分),说明发音器官、语言中枢、呼吸以及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良好。祖国医学认为声息和是正气内存的表现,正气充裕,邪不可干,就不容易得病。健康的老年人声音洪亮,呼吸均匀通畅。
  ■前门松 指小便顺畅,说明泌尿、生殖系统大体无恙。祖国医学认为若小便淋沥不畅,可谓“膀胱气化失利”,表明泌尿或生殖系统功能有损。健康的老年人尿量每天1000-1500毫升,每天约5-6次,每次200-250毫升左右,尿色清亮。
  ■后门紧  指肛门的约束力较强。祖国医学认为进入老年,由于肾阳衰弱,脾阳虚导致中气下陷,脾脏和大肠传送运化失调,容易发生大便失常。但若多食少便或规律性的一两天大便一次,则说明肾、脾和大肠功能并未衰减。健康的老年人一般每天一次或二次大便,或隔日一次,大便淡黄色。
  ■形不丰 千金难买老来瘦,中老年人体形应偏瘦,不应肥胖,始终保持标准体形。中老年人肥胖易容易引起“肥胖综合征”,即: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和胆囊炎、胆石症等。在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疾病患者中,肥胖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
  标准体重的简单计算公式为:
  男子:身高(厘米)— 105 = 体重 (公斤)
  女子:身高(厘米)— 100 = 体重 (公斤)
  如超过或减少标准体重5公斤以内尚属正常范围,如超过或减少标准体重5公斤以上,应引起注意,超过10公斤以上,就属肥胖,为病态;如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公斤以上就属于极瘦,二者都不应忽视。 
  ■牙齿坚 说明老年人肾精充足。祖国医学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生髓。” 肾精充足,则牙齿坚固,自然多寿。如肾虚则骨败齿摇,同时,坚固的牙齿还是消化功能良好的保证。
  ■腰腿灵 人老腿先衰,人弱腰先病。腰灵腿便,说明其筋骨、经络及四肢关节皆很强健。祖国医学认为老年人腰腿灵活说明肝、脾、肾尚实。因为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肝好筋强,脾好肉丰,肾好骨硬。
  ■脉形小 血压不高,心率正常,即:每分钟心跳次数保持在正常范围(60-80次/分钟),动脉血管硬化程度底,脉形就小。老年人多数气虚,脉搏形态以粗大为主。若60岁后仍保持较小的脉形,则说明其心脏功能强盛,气血两调。祖国医学认为老年人多因肾水亏虚,肝阳偏亢,故脉常粗大而强。如果60岁以后还能保持较小的脉形,说明阴平阳秘,气血调和。

                十、男性健康十大国际标准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衡量男性是否健康的十大标准:
  有充沛的经历,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
  善于休息,睡眠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能抵抗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体重适当,身体匀称;
  眼睛明亮,反映敏捷;
  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基于上述标准,所有男性均可以作为个人情况的一个参考,如果您符合上述标准,那么恭喜,请继续保持;如果您尚没有达到,不要气馁,这也并不代表您不健康,你可能只是某些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上有些欠缺,您只要完全遵照我们为您提供的方法,循序渐进,短时间内定可以改头换面,打造出一个健康,魅力十足的自我!

家庭健康教育

家庭健康是社会健康的基础,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健康自家庭开始”。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健康教育家庭化,只有每个家庭都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积极参与健康教育,自觉接受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处。
  一、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开展家庭健康教育活动时,着重可从家庭环境卫生、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疾病防治、防病知识、安全教育、生殖与性教育等方面加以考虑。
  (一)家庭环境卫生教育
  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家庭成员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怎样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庭环境,是家庭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家庭环境包括住宅庭院和居室内部的环境。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就健康对家庭环境的要求而言,无论是住宅条件如何,都存在着不利于健康的家庭环境问题。有些从建造房屋之始就已经存在,有的可能存在于装修过程中,有的则在于我们日常对家庭环境的管理中。针对农村与城市不同的情况和每个家庭的具体问题,家庭环境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住宅建设方面: 居民住宅的选址要求,住宅周围的环境布局,农村庭院的布局,住宅建造应注意的具体问题,住宅的给水与排水布置,农村居民建房还要考虑厕所与禽畜厩置,住宅的通风、采暖卫生要求以及室内的采光与照明要求,绿化美化要求等。
  2、住宅装修方面: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某些装饰材料可能在短期或长期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家庭厨房的布置,居室色调与健康的关系,床位和家俱的合理摆放,老年居室的布置,儿童居室及写字桌的正确布置,灯具的选择等。
  3、家庭室内外卫生方面:居室空气消毒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怎样测试和调整居室微小气候,怎样防止空调病,注意开窗透气,扫地除尘应注意的问题,怎样保护厨房的卫生整洁,卫生间的卫生要求。居室养花与空气的关系,庭院绿化与空气净化和气温、气湿的关系,怎样保持庭院的卫生与整洁,注意清扫楼道等室外公共卫生区域,注意垃圾和污染物的处理等。还要警惕来自身边的环境污染,如:厨房污染、卧室污染、噪声污染、化装品污染、吸烟污染等等。
  (二)生活方式教育
  家庭健康教育应格外重视生活方式教育,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大多数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另外,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生活方式的形成,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相互影响和相互监督,尤其是家长对子女的言传身教,比之于其他形式的健康教育,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1、饮食行为知识教育
  人体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都来源于饮食。食物的品种、数量、质量、卫生状况以及人们的不同膳食方式都与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饮食行为知识教育是生活方式教育的重要内容,具体实施教育时可选择以下几个方面:
  (1)营养知识教育:人体对营养有哪些需要,为何要讲究营养科学,怎样才算合理营养,我国“膳食指南”有什么要求,不良饮食习惯对营养素摄取的影响,营养素的种类与功能、怎样根据不同年龄合理安排膳食,蛋白质、脂肪、糖等对人体的作用,过量食用脂肪、糖、食盐对人体可造成哪些危害,各种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哪些?微量元素与健康的关系,合理烹调与食物的营养,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对健康的影响,平衡膳食的原则,各类病人的膳食安排等等。
  这里介绍上海市营养学会提出的《“4+1金字塔》:包括调整膳食结构《16字方针》:“稳定粮食,保证蔬菜,增加奶类,调整肉类。”,并根据这《16字方针》,参照国内外膳食专家的观点,提出的调整膳食结构《4+1金字塔方案》。“4+1”指每日膳食应以“粮豆类”、“蔬菜、水果”、“奶及奶制品”、“肉、鱼、蛋”四类食物作为支柱,适当增加一类“油、盐、糖”。人体对四类食物的需要量,按人均计,每日粮豆类为400—500克(其中豆类约40克),蔬菜、水果为300—400克(其中水果约50克),奶及奶制品为200—300克,肉、鱼、盐为100—200克。这样,按重量数排列、堆砌,恰似金字塔,塔尖为少量油、盐糖。本方案既可保持我国膳食以植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基本特点,又能提高膳食质量,特别是蛋白质和钙的数量和质量,还能避免欧美等发达国家“三高一低”(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的缺陷,对预防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很有益处。
  (2)食品卫生知识教育:食品储藏、保管的卫生,家庭食品容器包装的卫生、厨具、碗柜、冰箱等的卫生要求,怎样防止家庭食品的污染及污染食品的处理办法,水果、蔬菜的卫生要求,食品加工中的卫生原则,生熟菜板、刀具宜分开,传染病人食具的分开使用和消毒处理办法;防止苍蝇对食品的污染,食物与食具的常用消毒方法,偏食、暴饮暴食的危害,吃火锅应注意的卫生,老年人的饮食保健等等。
  (3)食物中毒的防治知识教育:什么叫食物中毒,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各种原因,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和种类,霉变食物引起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河豚鱼中毒的症状和抢救原则,毒蘑菇中毒的症状和抢救措施,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有哪些种类,洗净蔬菜预防农药中毒,误食农药中毒的症状及抢救措施,怎样预防假酒、工业用油等不良食物中毒,哪些食物不宜生吃,易致癌的几种饮食因素等等。
  (4)酒、茶及其他饮料知识教育:酒对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酒的种类及含量,酒为何会醉人,饮酒宜适量,酗酒的危害,哪些人不宜饮酒,解酒的方法,烹调用酒的方法,药酒的饮用注意事项等。茶与健康,茶的种类及多种功能,沏茶的学问,泡茶的方法与茶具的选择,哪些人不宜喝浓茶,为何不能喝隔夜茶,吃药为何不宜用茶水服用,家庭怎样储存茶叶等。喝饮料、冷饮的注意事项,为何不宜饮含人工色素的饮料,含兴奋剂的饮料不宜在夜晚饮用。
  (5)饮食卫生知识教育:怎样科学饮水,知道什么样的水才适合饮用,每天对水的需求量,在未能饮用自来水与其他清洁水的农村,还要懂得水的净化和消毒方法。
  2、起居生活习惯教育
  起居习惯往往影响着人的睡眠质量。尤其是儿童,形成有规则的起居习惯,对睡眠、健康、学习都有重要影响。起居教育内容应包括:布置符合卫生要求的居室,怎样正确地掌握起居时间,根据不同季节调整冷暖适度的卧具,形成有利健康的睡眠姿势;孩子睡觉的卫生要求,老年人起居的注意事项,睡眠咬牙是怎么回事;建立起良好的起床后与睡觉前的洗漱习惯。
  家庭健康教育要重视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教育,尤其对孩子,要从小注重培养,使之建立起终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如科学的刷牙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习惯,行、走、坐、卧的良好姿势,爱清洁、勤理发、勤洗澡、勤剪指甲、良好的用眼习惯等等。戒除不良习惯,如儿童的吸吮手指、咬指甲、用脏手揉眼睛、拿东西吃、挖鼻孔、蒙头睡觉、睡懒觉、不按时睡觉、边吃饭边说话、爱吐唾沫、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做作业姿势不正、长时间看电视、长时间玩电子游戏机等不良习惯,只有在家长的教育监督下才能戒除。对成人的不良习惯,往往又要利用儿童的监督来纠正。如吸烟,酗酒,开酒瓶用牙咬,用自己的筷子给客人夹菜,用手指粘唾沫点钞票、翻书,用抹布揩清洗过的饭碗,赌博等等。
  起居和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无论是良好习惯的建立或不良习惯的改变,家庭健康教育是最经常和有效的,其具体的教育内容,在不同的家庭,要根据其家庭成员的不同行为习惯酌情而定。目前,控制吸烟及防范吸毒、卖淫嫖娼等恶习,应成为生活方式教育的重点之一。
  3、休闲、娱乐方式教育
  适当的娱乐能减轻疲劳,放松紧张的情绪,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相反,一些不良的娱乐方式,或娱乐时间不当,则会有损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家庭中不能忽视休闲、娱乐方式教育。
  具体内容包括:哪些娱乐活动有益于健康,音乐与身心健康,怎样在不同条件和心境下选择适宜的音乐,舞蹈对健康的益处,跳舞应注意的卫生,看电视的学问,怎样避免电视综合征,笑对健康的益处,放鞭炮的危害,玩麻将要禁赌和忌时间过长,打牌、下棋的好处及注意事项,练习书画对健康的益处,摄影爱好者的乐趣,集邮和其他收藏活动的益处及注意事项,养花种草的益处,养鸟、养鱼及其他宠物应注意的事项,钓鱼有益健康等等。
  4、健身运动教育
  运动锻炼是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保健方法之一。各种健身操、跑步、爬山、游泳以及各种球类活动,中国特有的武术、气功等都有着极其良好的保健作用。但目前我国能每天都坚持一定量的运动锻炼的人,按人口总量的比例来看并不多,国家倡导的全民健身运动到目前远未真正普及。另一方面,部分重视锻炼的人,尤其是一些离退休老人,由于不能掌握适合自身情况的方法及适宜的运动量,往往因运动不当导致损害,甚至引发严重疾病。因此,健身运动教育也应成为家庭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包括要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有哪些好处,脑力劳动者更需运动,要正确选择运动项目,进行体育锻炼应注意的事项,运动后不宜大量饮水,饭后不宜做剧烈运动等等。
  健身运动的项目相当多,各个家庭成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发挥的是促进和指导作用。
   (三)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健康的定义: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躯体健康就是生理健康,而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三个方面实际上都可以纳入心理健康之中。即健康的内涵大大增强和突出了心理健康部分。概括地说,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舒新城先生就曾指出:“精神活动(心理因素)的不正常可以影响机体活动(生理因素)而使之发生疾病;有些疾病可以用精神治疗的方法治愈,也就说明了精神活动对于生理活动的关联。”
  心理卫生教育家庭化是一必然趋势。在开展家庭心理卫生教育时,必须考虑到普及性,要选择比较简单易懂又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心理卫生常识作为教育内容。
  具体教育内容可从以下加以选择: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什么叫心理咨询?怎样寻求心理咨询,婴儿期的心理卫生常识,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卫生,独生子女的心理教育,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怎样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青春期可出现哪些心理状态?恋爱期的心理卫生,失恋心理,父母对子女过严或溺爱的心理危害,父母与子女相容的心理原则,夫妻心理相容的条件,女性月经期的心理表现,妇女孕育期的心理特性,中年人怎样保持心理健康,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变化,离退休后如何保持心理平衡,怎样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如何正确面对困难与挫折,嫉妒心理对健康的危害,在自卑感心理困扰时如何寻求帮助,如何与邻里和睦相处等。
  (四)疾病防治知识教育
  提高家庭的自我保健能力,就是提高家庭成员预防疾病和对一些疾病的急救处理能力及家庭护理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家庭成员的自我教育,也是一条有效途径。
下面,重点谈谈家庭护理及用药知识教育。
  1、家庭护理常识
  家庭成员应掌握一些基本的家庭护理和用药知识。如对骨折、高热病人、高血压病人、冠心病人、糖尿病人、瘫痪病人及癌症病人的家庭护理方法。怎样预防褥疮,怎样做冷热敷,测体温、数脉搏,看呼吸、量血压的方法,玩具、衣被褥的消毒方法等。
  2、用药常识
  应知道:药品的批准文号及有效期,药物的各种剂型,药物的不良反应,正确掌握用药量,失效药物的特征,常备药的收藏保管,旅游用药须知,服用补益、营养药的注意事项,中西药的服用方法,煎中药的方法,忌乱用未经验证的秘方、偏方,注意药物搭配禁忌,滥用药物的危害,烟、酒、茶对药物的影响等。
  (五)生殖与性教育
  我国性教育仍未形成一种科学、系统的教育局面。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当本着科学精神,将正确的生殖与性知识用恰当的形式传播给不同人群。而在家庭中开展生殖与性教育,则要把握好传播的内容和传播方法,如在夫妻间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和在父母与子女间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就有较大的区别。
  1、夫妻间的生殖与性教育
  在家庭成员中,夫妻间的生殖与性知识的教育,其内容可包括:男女生殖器官的解剖、生理知识,孕育知识、怀孕期的注意事项,男女青年为什么要做婚前医学检查,检查哪些内容,新婚夫妇性生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做好产前检查?怀孕期怎样过性生活?避孕知识,各种避孕药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孕失败怀孕怎么办、人工流产的注意事项。怎样过好性生活,正确的性意识、性道德教育,男女性反应的差异,怎样正确看待性欲、性爱抚、性高潮。男女性常见的性生活和性心理疾病常识,性功能障碍的表现、治疗和预防,性病及艾滋病的防治知识等。
  夫妻间的性教育,可以推荐较好的性学书籍、共同阅读、共同交流。也可同看一些生殖与性教育的录像带(切忌将黄色录像或书籍用作性教育,以免误入歧途),如果夫妻间存在着解不开的性疑难则可寻求性咨询。
  3、父母对子女的性教育
  在很多家庭,父母往往回避孩子提出的性问题,或是给予不恰当的回答。孩子进入青春期时,就开始对性发生兴趣,如果家长没有及时给予关心和指导,他们就可能在其他人的影响下,会偷偷地看黄色书画或黄色影碟。更严重的,这些孩子迈出第一步之后,如果一直没有得到关心和纠正,就会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学坏。所以,家长应主动成为子女的性启蒙老师。如果子女性好奇的问题在家长那里得到正确的答案,他们就不会想入非非了。因此,家长在孩子青春期将要到来时,对女孩要给予月经知识教育,对男孩要给予遗精知识教育,并给予正确的与异性交往的指导,既要鼓励男女青少年友好相处,又要防止早恋,还要对青春期男、女性征特点给予正确解释,使其正确认识和保护自身的正常发育。
  父母对于青年子女的婚恋、生育及性知识的教育和指导,更不能忽视,尤其是性问题。这也是受传统观念和知识结构的影响。如果选择恰当的方法,父母与子女仍然可以进行性知识的交流。如果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家长,最好由社区组织的青年性知识培训班,给予比较完整的性及生育知识教育。
  4、中老年性教育
  进入中、老年期后,由于性生理反应发生一定程度的退行性变化,性心理也会出现问题。老年人的性教育应针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主要内容包括:更年期性问题教育,破除更年期及老年人不应有性生活的错误观念,中老年性功能障碍防治知识,指导中老年怎样过好性生活。但在家庭成员中,这阶段的性教育,往往也只能在中、老年夫妻间进行,有阅读能力的可以通过书刊自我学习,绝大多数子女与父母间也不易直接讨论性问题。但子女可给中老年父母推荐一些书刊或专题文章,也可鼓励父母参加中、老年性知识培训班学习。
  (六)意外伤害教育
  意外伤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我们可选择生活中经常较易碰到的问题作为教育内容。
  例如:煤气中毒后可采取哪些措施,沼气中毒怎么办;如何处理灭鼠药中毒,掏粪池时突然昏倒怎么办,掉入粪坑怎样处理,发生溺粪怎么办,毒蛇咬伤、蜈蚣咬伤、蝎子螫伤怎么办;怎样防止触电,怎样拯救触电者,为什么不能直接用手去救援触电者,怎样防雷击;烫伤、烧伤后怎么办,怎样拯救溺水者,火灾发生后被困在楼中的人如何脱离危险,怎样做好水灾时的安全防范工作,地震时怎么进行自我防护;脑外伤后流血较多怎么办,指压止血法适应于哪些部位的出血,对插入体内颅腔的致伤物能马上拔出吗?肉中扎刺后怎么办,骨刺鲠喉怎么办,关节扭伤后怎么办,疑有脊柱骨折的病人要做哪些措施等等。
  二、家庭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
  目前我国家庭健康教育尚处于启蒙阶段,健康教育家庭化时代的到来尚需要健康教育工作者付出长期而艰辛的努力.事实上,在父母对子女的日常教育中,已包含了许多健康教育的内容,如洗脸、刷牙、讲卫生等一般习惯的养成,在许多家庭中都潜移默化地进行着。而全面、系统的家庭健康教育活动,则需要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去组织实施。
  (一)家庭健康教育的传播方式
开展家庭健康教育,究竟应通过什么渠道,采用什么手段,才能使教育内容得到充分的体现,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呢?这与科学地运用和选择教育的传播方式是有密切关系的。常用的家庭健康教育的传播方式有如下几种:
  1、对个人传播:包括个别谈话,谈心、咨询等。
  2、对集体传播:包括集会演说,讲座,座谈会,报告会,经验交流会,上课,参观访问,大组或小组讨论等。
  3、对大众传播: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戏剧,演唱,说书,唱片,录音,录像,幻灯,传单,标语,墙报,黑板报,宣传栏,宣传画,摄影,图片,模型,标本,展览等。如:“卫生科普入户”是我国城乡普遍采用的一种家庭健康教育形式。当前,我国公开发行上百种卫生科普报刊,适用于家庭健康教育的科普读物也日渐增多。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当选购、订阅。然后再从这些书报中精选一些内容,编印成传单或小册子等形式,提供给每个家庭。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也可将这些书报推荐给每个家庭,使其能经常性学习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家庭健康教育传播方式的选择,要注意“三性“:针对性、接受性、有效性。
  针对性 是指宣传教育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对症下药。避免不看对象,泛泛而谈,不着边际,无的放矢。
  接受性 是指宣传教育所采用方式是否受到群众欢迎,宣传内容是否通俗易懂,群众能不能领会接受。
  有效性 是指根据健康教育的目的,既要在群众中普及健康卫生知识,传播有关党的健康卫生方针政策,而且要使群众在充分认识健康教育意义的基础上,自觉行动,积极配合,达到健康教育家庭化,促使每个家庭成员不良行为的改变和良好行为的形成,真正取得宣传教育的实效。
  (二)培训主要家庭成员
  要推动健康教育家庭化的形成,首先要培训家庭主要成员。使受过培训的家庭成员,能够承担起对家庭其他成员进行健康教育的责任,能在长期的家庭日常生活中给其他家庭成员以教育、指导和监督。
  举办家庭健康教育主要成员培训班,应由社区行政部门和社区卫生部门共同承担,由社区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召集工作,由卫生部门承担授课任务。也可采取社区行政部门与卫生部门共同组成健康教育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承担培训任务。
  (三)培养家庭健康教育示范户
  要使家庭健康教育得以普及,利用榜样的力量培训家庭健康教育示范户,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崇善、崇美的向上心态,在人们不知道怎样去做的时候,有了示范户,只要能让人感受到其好处时,人们往往会愿意效仿的。
  培养家庭健康教育示范户,可以在培训家庭主要成员时,挑选出一些素质较高的人员,再在这些人的家庭中开展知识及行为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活动。首先要在改变家庭环境面貌上下功夫,使周围人能感受到示范家庭环境逐步变美,从而产生模仿学习的心理愿望,示范的作用就会逐步扩展,蔚然成风。
  (四)组织家庭健康教育小组
  在培养示范户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家庭健康教育小组,做法是:把临近几个家庭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既有组织而又比较自由的健康教育小组。这种小组一般以三至五户为宜,使一个家庭能容纳整个小组的成员,这样就便于集中学习。在小组中有一户示范户带动大家,则学习效果会更佳。
  家庭健康教育小组的活动时间应相对固定,或每周一次,或两周一次,具体时间可由小组成员共同决定。一般每次学习时间在两小时左右为宜。学习地点不一定固定在哪一家,每次的学习可在每户间轮流,这样可以促进各家的环境卫生面貌。因为各家都会互相比较、暗自竞争。激励与竞赛,是促进健康教育家庭化形成的重要手段,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一些激励和竞赛性质的活动。如可以在社区内组织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知识竞赛活动;可以组织家庭健康教育考核评比活动。还可以将家庭健康教育作为创星级文明户的内容之一。对于各种活动的优胜者,要给予适当的物质与精神奖励。激励与竞赛的具体形式,每个社区都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相应的办法,只要它有利于促进健康教育家庭化的形成。
  授课人也可在健康教育小组的家庭成员中轮流承担,这样,能促进每一个成员在学中讲,在讲中学,以提高学习效果。另外,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须以身作则先做到,也能促进不良行为的改变和良好行为的形成。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向上
CopyRight © 2013 南通市海门区红十字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张謇大道889号1303室  邮编:226100  电话:0513-82269662  邮箱:hm82269662@163.com